從“三權分立”視角看清企業精細化管理結構與系統搭建
現代企業管理制度,來源于三權分立原則。孟德斯鳩在其《論法的精神》一書中清晰闡述三權分立原則,主張以權力約束權力,立法、行政、司法三權分立,各種權力之間互相制約,保持平衡。現代企業,在所有權和經營權分離之后,借鑒三權分立原則,將企業管理按決策、執行和監督進行分離。本文將結合真實的案例,以“權力不能私有,責利不公有”為思路,從“三權分立”的視角來為大家解讀企業精細化管理的結構與搭建。
為什么很多企業生產計劃車間隨意生產,需要出的貨做不出來,不需要的貨做了一大堆?我曾經跟一個陶瓷廠的老板聊天,他跟我說,張老師你看,我的廠房規模多大!我去了后發現,生產車間就一個,其他全是倉庫,我就跟他說,你廠房是大啊,這些年你還是很有原始積累,你倉庫的面積是由你口袋的錢決定的,只要你有現金流,你的倉庫可以無限大。
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?就是因為權力集于一身。我們生產部做什么生產部說了算,什么時候做出來也是他說了算,做出來后合不合格也是他說了算,所以,這個廠長上天入地、上竄下跳,自己當的辛苦,也一肚子火。因為最終廠里的效率出不來,老板還是要歸罪于他。管理人員難做、員工難做、廠長難做……
有一句話送給大家,叫做權力不能私有,責利不能公有。三權分立的原則就是這樣的,權力不能私有,我們的執行權、決策權、監督權不能集于一身,為什么不能集于一身呢?當權力集于一身的時候,這個人就有選擇的機會,比如說生產部生產,什么時候生產、生產什么都自己說了算;有了選擇都會選擇對自己有利的,因為人都是趨利避害的,這就意味著隨意啊。
所以,我們很多企業表面上看起來車間的生產效率很高,但是每個月的生產效率其實是不高的。前段時間,我去了中山的一家鎖業,那個廠在全國還是比較出名,基本上是研發新鎖,當時我和另一個老板去他那個廠采購鎖,我在他車間一看,產品確實做得很好,但是車間走了后,我跟我同行的老板說(他是做門的),這個企業有問題,問題出在重研發輕管理。物料在車間堵得水泄不通。最后我跟這個廠的老板說關注下成本吧。他說這個就是我的商業模式,我是這個行業的領頭羊。我當時沒說話,我心里想他其實也是無奈啊。因為一旦別人仿作他的產品,他就做不過別人,所以,他用商業模式掩蓋內部成本的不可控。走的時候,我從車尾箱拿了一套光碟給他,第三天就打電話給我了,跟我說,他企業的問題確實挺多的,現在已經簽約合作了。
的確是這樣啊,我們企業里面的問題就在這個地方,權力集于一身,而責任和利益又吃大鍋飯。
所以,責利不能公有。責任和利益要細化到最小單位,責任能追究到班組就追究到班組,能追究到個人就追究到個人。利益也是一樣,能夠分給班組就分給班組,能夠分給個人就分給個人。這就是權力不能私有,責利不公有。
你看我們共產黨的管理,公檢法:公安、檢察院、法院,公安行駛執行權、法院行駛決策權、檢察院行駛監督權。首先我們要有這個思想,懂得三權分立。
只有懂得三權分立,我們企業才能在管理體制設置上更加體現科學、合理性,為企業在管理變革升級中提供基本保障,才能為企業在未來取得長足發展提供可能。
長按二維碼添加關注,免費學習管理課程
sytz6868.com 廣州市企業管理咨詢公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