真正的高手,都很擅長把績效的壓力轉化成愿力
盡管績效考核的初衷是好的,可是實際做起來往往出現諸多不良現象:推行阻力大,管理者怨聲載道,員工無所謂或者抱有敵意,整體滿意度極低,等等。這是什么原因呢?有適用的解決辦法嗎?經過我和朗歐團隊十多年的全天候駐廠實踐,我發現了其中的關鍵點,希望給你一點啟發。
通過績效給員工壓力好不好?
大多數企業在推行績效的過程中,都會遇到員工們的抱怨和不配合。很多員工一聽說公司要搞績效、做考核,馬上想到兩個字——“扣錢”。員工之所以會有這樣的偏見,一個重要的原因是績效考核讓他們有很大的壓力。
其實,績效之所以被稱為績效,就是因為它有高有低。你給的高,員工就有動力;你給的低,他連奮斗的欲望都沒有了。那么,通過績效給員工壓力到底好,還是不好呢?
很多管理者傳統的思維都是認為,一定要給員工動力,所以就要通過績效,給他們點壓力。也正是因為怕員工不夠積極,所以給他們定個考核指標,要是他們完不成這個指標,就會產生壓力,反過來,如果想要沒有壓力,他們就會足夠積極地去完成相應的考核。這就是很多時候管理者的推行績效的初心。
但由于很多管理者,對績效的工作宣傳不到位,或者績效體系設計也不合理,又或者在管理過程中溝通反饋不當,等等,績效給員工帶來的就只有壓力,而不是預期想看到的動力。那么,有沒有一種方法讓員工真正愿意為績效而努力呢?答案是有的,我們可以把壓力轉化成愿力,讓員工因績效而產生愿力,他們就會形成自驅力,為實現更大的價值而奮斗。
為什么這樣說呢?可以來看壓力與愿力的區別,你自然就明白了。
壓力與愿力的區別
從傳遞路徑來看:壓力是由外而內,需要員工不斷超越自己,完成更高的工作目標,當他覺得無法達到要求時,就會產生緊張、焦慮、疲憊、抱怨等不良情緒。愿力是由內而外,就是我想干、我要干、我愿干,是員工從內心生發出來的驅動力。
從管理思想來看:壓力是管控型的思維。管控型的指導思想,叫做“給壓力”,就是你要控制這、控制那的。愿力是服務的思想,就是我怎么幫你升起愿力、怎么幫你建立夢想,就是要為員工服務,就是要學會給予,從而給人希望、給人幫助、給人成長。如果你的績效是給員工愿力的,那你就可以想一想,你應該怎么幫員工樹立他的人生目標。
從呈現方式來看:壓力是指令型的,就是我要你怎么樣。愿力是創造型的,就是一旦讓員工有了自己的目標以后,他就會自己想方設法達成目標。
從給予方式來看:壓力是外部施加的。愿力是內部激發的。
管理者在做績效體系時,要把給人壓力轉變成激發愿力,讓員工形成自驅力,調動他的能量體。其實,人在覺醒的過程中,只有愿力,沒有壓力,我們需要做的就是喚醒。這就是我們人的智慧。人的很多智慧都是本自具足的,人的能量也是本自具足的,我們需要做的是喚醒它。它不能一直在那睡覺,你要叫醒它,告訴它你的目標在哪個地方。
有時候,我們會突然間發現身邊的朋友變化很大。比如,你叫他去酒吧,他會說沒時間,或者沒這個勁頭了,但是原來他是可以天天跟你去泡吧的。最后你一了解,要么是因為他當爹了,要么是因為家庭有一些變故,等等。從泡酒吧到不再去酒吧,是因為某些重大的“打擊”喚醒了他。但是這種通過重大的人生事件去喚醒的成本是很高的,喜事當然是開心,但如果是不好的事,那成本就太高了。
所以,我經常講處在什么年齡階段,就要思考什么事情。你得不斷成長,不要在35歲的時候財富迷失,不要到45歲的時候身份迷失,也不要到55歲的時候生命迷失。你一定要喚醒,因為你能夠把給人壓力轉變成激發愿力的話,就能夠形成自驅力,調動能量體。
薪酬績效變革的方向
企業如果想要充滿活力,尤其是中小企業,必須變革機制。以往再好的機制,也有保質期,需要時常“保鮮”,如果機制產生的效果或效益下降到一定程度時,就要進行優化或變革,其中薪酬績效就是重要的一環。
通過壓力與愿力的分析,我們知道薪酬績效的管理光靠壓力是不行的,不管是在推行初期,還是時間久了,員工都會產生極大的負面情緒,所以還要想方設法激發員工的愿力。這就是薪酬績效改革主要的兩個方向,具體來看:
第一個是通過薪酬增加壓力,叫工作有要求。
我們很多企業犯的錯誤就是,薪酬是沒有要求的。定了個底薪是多少,這個崗位就是多少,沒有相應的工作要求。業務員在這一塊最明顯。開始的時候底薪是比較低的,比如給個6,000塊錢,其他的就按業績的千分之幾進行提成。一般來說,很多企業認為這樣就可以了。至于這個6,000塊錢的底薪所要做到的基本工作量,你沒有規定,你沒有規定他每個月打多少通業務電話,沒有規定他每個月要拜訪多少家客戶,你沒有規定他每個月要新開發多少家客戶,但實際上基本工作量是必須有的。這就是通過薪酬增加壓力。
第二個是通過績效激發愿力,叫結果要有反饋。
你要告訴他只要干得好,就會有更高的追求,就會有更高的目標,然后就能夠實現他的夢想。這是首要的,因為你要先給他一個做好就能有回報的期望值,他才能從心底里奔著這個方向去努力。
當然,結果反饋也是員工個體績效的最后一步。員工和管理者要一起回顧和討論績效考評的結果,這是二次激發愿力。比如,員工這次做得好,那就要給他新的目標;員工做得不好,通過找出不足和可取之處,及時調整他的目標。在這個過程中,也可以檢驗出績效體系合不合理。在管理者與員工的多次磨合,員工看到了企業的包容和開放,也會對績效考核越來越認同,從而更加積極地參與其中。
結語:績效是一個世界級的管理難題,同時也是一把“雙刃劍”,用好了可以推動企業經營業績的提升,用不好可能會傷及自身。要做好績效,就要把對員工的壓力轉化成愿力,同時,在做薪酬績效變革時,要牢牢抓住兩個方向:第一個是通過薪酬增加壓力,叫工作有要求;第二個是通過績效激發愿力,叫結果要有反饋。
版權聲明:文章圖片來源互聯網,如有侵權,請聯系刪除。